石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积极探索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监管工作新方式,以“一二三四”工作法,有序推动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开展,确保辖区人民用械安全。
守牢一条底线,突出监管重点。组织开展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监督检查,对可能存在的乱象做到事前教育、警示、预防,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零容忍、严查处,全力保障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今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8人次,检查企业64家次,立案查处4起,罚没5.964万元,其中查处重大及较大(医疗器械货值金额5万元以上)案件1件。
启用两种模式,提升监管水平。线上采取网络巡查的方式进行监管。通过网络巡查,查处1起网络经营无证医疗器械案件,罚没0.1万元;线下采取拉网式排查。通过排查,其中1家零售企业经营过期医疗器械、1家未按照规定建立进货查验台账被查处,罚没0.5万元;1家医疗机构使用过期医疗器械被查处,罚没5.364万元。
狠抓三个关键,强化监管成效。一抓会商机制落实。每季度定期召开风险会商。重点关注普遍性、多发性问题,紧盯舆情处置,确保不发生因舆情引导不力发酵、放大医疗器械安全事件;二抓社会共治。变“被动整治”为“主动防控”,通过宣传引导,构建社会共治局面。全年开展现场宣传3场次,现场接受群众咨询140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400余份;三抓督查整改。督促企业认真学习《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自查要点》开展全覆盖自查和整改,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与所经营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实施四大工程,夯实监管基础。一是监管人员能力提升工程。举办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有力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今年共举办3期,涉及人员达160余人次;二是基层网络建设工程。今年组织基层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开展2次培训,参会人员约130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加强基层药械化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推动构建覆盖城乡的药械化安全社会共治体系;三是哨点质量工程。组织辖区医疗机构和监测哨点开展2次药械化安全性检测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有效推进全县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质量。今年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26例,其中严重报告19例;四是广纳意见建议工程。邀请石棉县政协组成工作组实地走访药械零售、使用企业,查找存在的问题。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具体整改办法和措施。
(审签领导:罗向林;信息员:李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