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雅安市药品审核查验及安全监测中心紧紧围绕健全监测体系、提升监测能力、提高公众认知、加强监测预警、强化督促指导,不断强化“五项举措”,全面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一是推进哨点建设,“排头兵”作用发挥显著。分别与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等省级化妆品监测哨点、药物滥用监测哨点签订监测哨点建设项目协议,开展项目合作,收集监测报告,开展数据分析,提高化妆品、麻精药品风险监测能力;持续推进市级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建设,6家医疗机构共上报药品报告434例(占全市总数的28.11%),上报医疗器械报告176例(占全市总数的32.06%)。
二是创新培训模式,监测素养明显提升。先后在雨城区、宝兴县开展“点餐式”精准业务培训。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聚焦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监测重点、难点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培训课件,涉及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目标、具体措施等内容,并围绕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质量评估关键点为中心,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截至目前,共对260余名相关医疗机构分管领导、企业负责人和监测机构工作人员开展线下培训;对二级以上(包括)医疗机构8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3家开展线上规范指导。
三是注重宣传引导,公众认知进一步提高。通过5.25爱肤日、“315”、“6.26”禁毒日、“携手共建药品安全防线”等宣传活动,在全市开展药品安全宣传等宣传活动,开展宣传“进医院”、进“戒毒机构”、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等系列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64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710余人次,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四是强化风险预警,监测成效进一步显现。截至目前,上报不良反应报告2997份,其中发现3个产品风险信号,并报相关部门对风险信号进行了及时处置,有力的保障了公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
五是强化督促指导,主体责任得到落实。结合雅安市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企业专项检查工作,对76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开展指导检查;要求各县区局联合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开展一次检查;同时,开展对县区监测工作的督促指导,提高监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