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行动2025”期间,天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践行“执法为民”理念,创新服务型执法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和协同治理,实现监管效能与民生温度的深度融合。以下从执法机制、信用修复、普法服务、智慧监管四个维度,总结市场监管局服务型执法的典型经验。
一、构建柔性执法机制:宽严相济显温度
一是全面落实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对危害后果轻微、未造成社会影响的违法行为给予容错空间。对符合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或从轻处理,行动期间,共作出减轻行政处罚8件、从轻行政处罚20件,既维护法律权威,又为企业发展留足空间,真正实现“有温度的执法”。
二是建立健全了“监检联动”机制,自2022年开始,已连续3年策划并启动了针对食品小作坊经营者的“监检联动”集中送检活动,一方面从监管角度确保小作坊年度抽检监测覆盖率100%,另一方面从经营成本上为小微企业,特别是经营规模较小的食品生产小作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切实为小微经营者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是在重点领域开展行政约谈,从“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转型。通过柔性沟通与精准指导,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为市场主体提供纠错空间,成为构建新型监管关系的关键纽带。行动期间,分别组织开展了农贸市场开办者和电梯维保安全约谈,惠及企业7家。
二、完善信用修复体系:助企重生添活力
以信用修复为抓手,构建起覆盖事前预防、事中指导、事后修复的全链条信用服务体系,助力市场主体重塑信用、激发活力。不断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信用监管机制,启用信用修复机制,积极帮助和鼓励失信当事人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同时,推行“两书同达”模式,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帮助企业“去病”更“强身”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行动期间,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恢复正常经营状态个体工商户9家。
三、深化普法与服务融合:预防在前提效能
一是将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创新宣传模式,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传统+新兴”互补、“政府+社会”联动的立体化宣传矩阵。通过多维度传播执法动态、普及法律法规,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供舆论支持。线下依托药店、商超、农贸市场、大型餐饮店、音乐广场等电子显示屏,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和推送“春雷行动2025”的主题、目的、意义、整治重点等相关信息,着力扩大社会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行动期间,共开展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发布微信信息12条。
四、创新智慧监管模式:科技赋能提质效
持续探索运用“互联网+”智慧监管体系,在食品生产、销售、餐饮环节实现“互联网+”智慧监管。
一是全县45个学校食堂和熊猫美食街38家餐饮店“互联网+”明厨亮灶达100%,师生和家长可实时查看后厨“直播”,零距离了解备餐、制作、供餐等全过程,直接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提高了监管的及时性和精准性。智慧监管既降低企业负担,又提高了监管效能。
二是在“阳光小作坊”基础上,与电信部门合作,积极推动实施“互联网+阳光小作坊”新模式,探索建成符合天全县地方实际和执法人员需求的“天全食安智慧监管系统”,形成“一个视频监控中心、一个监管平台和一个执法监管终端及一个商户使用终端”的“一中心、一平台、两终端”的天全食安智慧监管系统,重点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互联网+信息化监管,同时通过张贴一户一码的小作坊生产者特有的二维码信息,让消费者通过扫码就可以实时了解小作坊的经营资质情况、接受监管情况和生产加工区域实时操作情况等总体经营情况,切实实现消费者的放心、舒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