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年报在服务高质量发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信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从企业需求出发,在分类施策、宣传引导、优化服务三方面下功夫,让市本级登记注册企业年报工作高效便捷。
一是分类施策,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市本级企业年报精细化管理工作台账,以历年年报数据为基础,将4012家市本级企业划分为主动申报类、引导帮扶类、重点关注类、异常清退类、重点行业领域类“五大类”,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制定不同“催报”计划,进行分时分类年报提醒,实现年报政策精准直达。主动申报类发送年报提醒短信;引导帮扶类加强咨询培训服务;重点关注类以行政约谈、上门服务等形式督促年报;异常清退类采取“唤醒一批、规范一批、吊销一批”引导其主动办理注销登记或歇业备案,减少经营主体虚数;重点行业领域类实施部门联动,精准指导,跟踪服务,确保100%年报。
二是线上充分引导,线下精准帮扶,让填报更省心。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短信、广告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和媒介,发布公示的时间、方法、详细填报流程等提示信息,提高年报知晓率,增强市场主体自主年报意识。安排专人及时向到单位咨询年报工作的企业进行答疑和现场指导,避免群众“多跑路”。联合乡镇、街道、园区、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开展现场年报帮扶,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指导,推进了年报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严把数据质量关,为更好服务企业发展提供准确数据支撑。以企业年报财务数据为基准,将企业划分为零申报企业、年报数据异常企业、年报正常企业。对零申报企业及公示异常企业督促企业自查确认,同时在年度“双随机”检查中进行专项检查,力求将相关企业“零申报”率降低到较低水平,提升年报精准性。对正常年报企业,依据企业财务数据,计算获得资产负债率和毛利润率,精准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行业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排序,掌握企业所属行业发展状况,为精准制定服务企业策略和监管手段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