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助推雨城区经济快速发展,雨城区市场监管局采取多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招商引资顺利推进。
一是助推民营企业成长。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积极引导投资者设立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指导有限公司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鼓励大型民营餐饮企业采用先进管理方式,推广“4D”(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六常”(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常维护、常规范、常教育)等管理方法,实施规范化管理,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服务地方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重点指导御鼎堂、同善堂、雅安迅康中药产业发展,全力扶持雅安中药产业做大做强;为有条件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提供质量安全指导,促使其区域竞争力提升,拓展区域配送范围,提高区域辐射能力,为企业发展提升提供质量安全指导,帮助企业防范安全生产隐患和损失;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借鉴同类企业先进经验,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兼并重组,支持药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积极搭建“监管服务、银企牵手、合作共赢”的快速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企业动产抵押登记和股权质押登记职能,引导企业通过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二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引导民营企业通过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开标准,不断提高民营企业标准化水平;指导民营企业按照先进指标体系,加快产品标准升级,不断提升质量水平;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把控标准的“话语权”;推动民营企业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基础性管理标准,推动民营企业申请认证并持续保持;引导企业提升品牌创新意识,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申请注册商标和产品专利,走质量提升发展之路,充分利用质量、计量、标准化职能支持企业发展创新。
三是创新服务重点。实行政务公开,提供办事指南。优化投资环境,避免企业因业务办理程序不清往返奔波。同时,积极开展大走访活动,主动上门为招商引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清理和废止阻碍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各项规定和做法,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防止出台排除、限制企业竞争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对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破坏公平竞争的地区封锁、行政垄断行为,依法行使处理建议权,督促整改落实;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春雷行动”综合执法和保护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双保”行动,加强对垄断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或限制企业公平竞争行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消费欺诈、虚假广告、不正当竞争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阻碍企业健康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依法公示,增加违法者违法成本;制定《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指南》,引导企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商业秘密保护的管理制度,加大对侵犯企业商业秘密行为的查处力度;以保护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涉外商标、老字号注册商标和产品专利等为重点,持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双打”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区域合作、部门合作,实施打假溯源,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完善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公示和共享交换平台,改革市场监管方式,推进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格局,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五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改进涉企执法方式,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日常监管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方式进行,抽查情况及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除随机抽查、质量抽检、专项整治、投诉举报等特定情形外,原则上不再对企业开展上门检查,避免对企业重复、交叉检查,杜绝执法随意性,让企业安心生产经营;探索建立“首违不罚”执法制度,依法依规制定《“首违不罚”清单》,对企业首次违法行为涉及社会危害后果和影响轻微,且主动纠正违法行为、主动消除危害后果和社会影响的,以教育规范为主,对其首次违法行为告诫到位,不予行政处罚。
(审签领导:杨元刚 信息员:吴学军)